网站地图 - 帮助中心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民乐资讯 > 民族乐器 正文

碰铃是满、蒙古、藏、纳西、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

作者:葫芦通 时间:2020-07-20
导读:碰铃:古代称星、铃钹。满、蒙古、藏、纳西、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。藏语称丁夏。因流传地区的不同,在民间又有碰钟、双星、撞铃、双磬、声声、水水等名称,陕西则称甩子,也有简称为铃的。流行于全

         碰铃:古代称星、铃钹。满、蒙古、藏、纳西、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。藏语称丁夏。因流传地区的不同,在民间又有碰钟、双星、撞铃、双磬、声声、水水等名称,陕西则称甩子,也有简称为铃的。流行于全国各地。历史悠久,南北朝时(386年—589年)已在我国流传。在敦煌千佛洞的北魏(386年—556年)壁画中绘有击星俑,在北魏云岗石窟和司马金龙墓门石雕中也有演奏碰铃的伎乐人形象。唐代贞元年间(785年—804年)骠国(今缅甸)来我国献乐,称其为铃钹。

          碰铃:碰奏体鸣乐器。广泛用于中国歌舞、戏曲音乐伴奏及民间器乐合奏中的打击乐器。亦称碰钟、双磬、铃钹等,古代称星。用响铜或黄铜制做。其形如一对杯状小钟,直径约5.5厘米,高约4.5厘米,铃底有孔系绳穿连,两只互击发音,亦有单铃置于棍端,用金属签击奏,其音色清脆悦耳。响铜制的铃延音悠长,黄铜制的铃延音较短。

铃,最早约于南北朝(420~589)时已流行,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“六朝击星俑”,敦煌北魏壁画也绘有此乐器,后传至内地,为民间管弦乐队中增加音响色彩的伴奏乐器。


它的形状如铃,铜制,一付两个,用绳穿连,互相撞而发音,无固定音高。常用于器乐合奏及戏曲伴奏中,为节奏乐器。

历史记载:《新碰铃唐书·骠传》载:“铃钹四,制如龟兹部,周围三寸,贯以韦,击磕应节。”唐宋以来,碰铃在民间广为流传,多用于乐曲强拍处击奏。明代万历元年(1573年)传入云南丽江。清代《皇朝礼器图式》称碰铃为星。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用于清代凯歌乐。响铜或黄铜制成,外观呈小钟形,可算是钹的变形。用硬模铸造而成,有半球形和圆锥形两种。通常铃高4.5厘米~6厘米、铃口直径5.5厘米~7厘米,中空无舌,铃顶隆起半球形作为固定点,称作碗或帽,碗径3厘米。藏族丁夏规格较大,铃高6厘米~8厘米、铃口直径7厘米~8厘米。碗顶钻有小孔,两枚为一副,用丝线绳或皮绳将两铃相连。响铜制作的碰铃,音色清脆悦耳,发音延续时间较长;黄铜制作的碰铃,音色明亮柔和,发音延续时间略短。


关注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关注,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关注哦

网友评论:

推荐使用友言、多说、畅言(需备案后使用)等社会化评论插件


滇ICP备20005506号-1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