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地图 - 帮助中心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民乐资讯 > 民族乐器 正文

蜂鼓是壮族、瑶族和毛南族混合击膜鸣乐器

作者:葫芦通 时间:2020-07-20
导读:蜂鼓因鼓身其形似蜂而得名。是壮族、瑶族和毛南族混合击膜鸣乐器。又以横置腹前演奏而有横鼓之称。壮族还称岳鼓。瑶语称勐啯、如叨。毛南族称长鼓。此外,还有腰鼓、瓦鼓、黄泥鼓之

           蜂鼓因鼓身其形似蜂而得名。是壮族、瑶族和毛南族混合击膜鸣乐器。又以横置腹前演奏而有横鼓之称。壮族还称岳鼓。瑶语称勐啯、如叨。毛南族称长鼓。此外,还有腰鼓、瓦鼓、黄泥鼓之名。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。
  
  生活在美丽富饶的祖国西南边陲的壮、瑶、毛南各族人民,都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。山歌对唱悦耳动听,民间舞蹈绚丽多姿。在广西各地,每当庆祝丰收和欢度节日之时,能歌善舞的各族人民便身穿盛装,在蜂鼓的伴奏下高歌欢舞。
  
  蜂鼓历史悠久,它是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细腰鼓,它和朝鲜族的杖鼓同出一源。在古代不仅叫作杖鼓,还有拍鼓、正鼓和魏鼓(因北魏时使用普遍)之称,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南宋范成大《桂海虞衡志》:“花腔腰鼓,出临桂职田乡,其土特宜鼓腔,村人专作窑烧之,油画红花纹,以为饰。”周去非《岭外代答》:“腰鼓,静江腰鼓,最有声腔,出于临桂职田乡”。用陶瓷制作蜂鼓由来已久,它源于唐代陶瓷细腰鼓。宋人笔记中记载的临桂职田乡以烧制“腰鼓”腔著名,叫作“窑烧腔”,当为历史上盛产蜂鼓精品之地。在其邻近的永福县及藤县、容县等宋代窑址中,都曾出土了完好的窑烧腔,它与现代民间流传的蜂鼓相比,只是中间的鼓腰略长。北宋陈旸《乐书》对鼓的形状、制作和用途记述道:“……大者以瓦,小者以木类,皆广首纤腹。……右击以杖,左拍以手,后世谓之杖鼓、拍鼓,亦谓之魏鼓。每奏大曲入破时,与羯鼓、大鼓同震作,其声和壮而有节也。”在敦煌唐代壁画、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乐舞浮雕中,都有敲击细腰鼓的舞乐图,其鼓形和奏法与今日广西地区的蜂鼓极为相似。

 蜂鼓,鼓身先用黄泥捏成,然后入窑烧为陶瓷,两端粗大、中间细小,形似蜂腰。全长50厘米~64厘米,鼓腔的一端呈圆球状,最大直径20厘米~22厘米,顶端敞口(鼓面)较小,直径只有7厘米~10.5厘米;鼓腔的另一端呈喇叭状,顶端敞口(鼓面)较大,直径14厘米~20厘米。鼓腰细如蜂腰,直径5.8厘米~8厘米,鼓腔两端相通,壁厚1厘米。鼓的两端蒙以牛皮或羊皮,鼓皮附于圆形铁圈上,铁圈四周置铁钩数个,通过绳索连结系紧,并可调节鼓皮的张力,以改变音高和音色。在广西百色地区靖西县等地,也有木制的蜂鼓,鼓皮不用绳索绷紧,而直接用鼓钉固定在鼓的两端,鼓身涂以朱漆,两端并绘有黄色小菱形图饰,外表也很美观。


关注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关注,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关注哦

网友评论:

推荐使用友言、多说、畅言(需备案后使用)等社会化评论插件


滇ICP备20005506号-1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