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地图 - 帮助中心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民乐资讯 > 民族乐器 正文

朝尔---少数民族乐器

作者:葫芦通 时间:2020-07-19
导读:朝尔是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。朝尔为蒙古语共鸣之意。又称西那干朝尔,意为带共鸣的勺子。清代出现,形制多样,音色柔和浑厚,富有草原特色。可用于独奏、合奏或为歌舞、说唱伴奏。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兴安

        朝尔是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。朝尔为蒙古语共鸣之意。又称西那干朝尔,意为带共鸣的勺子。清代出现,形制多样,音色柔和浑厚,富有草原特色。可用于独奏、合奏或为歌舞、说唱伴奏。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兴安盟、哲里木盟、昭乌达盟和西部的巴彦淖尔盟、阿拉善盟等地。

  朝尔在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地区,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:有一位心地善良的牧民,拿着勺子去舀水,一不留心手中的勺子掉在了地上,发出来一种很好听的声音,于是他从中受到启发,就用木料掏空做成了一支朝尔琴。此后,这种拉弦乐器便在蒙古的草原上和毡房里流传开来。

  朝尔起源于宋代出现的火不思类型的胡琴,它出现于18世纪的清乾隆年间(1736年—1795年),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。外国学者帕拉司在《蒙古人的民族性》中有:“18世纪时,蒙古人用的类似乐器叫Churr(珠儿)”。珠儿为朝尔的谐音。当时的朝尔已有两种样式,一种仍保持着胡尔的原型,但琴箱下端已变为平底,单面蒙皮,与西胡更加近似;另一种则为长琴杆插入倒梯形琴箱,双面蒙皮,马尾弦、马尾弓。


关注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关注,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关注哦

网友评论:

推荐使用友言、多说、畅言(需备案后使用)等社会化评论插件


滇ICP备20005506号-1
Top